拼音: yì     
注音:ㄧˋ
部首:
总笔画:17

统一码:U+7FF3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77127

五笔86:ATDN

仓颉:SESMM

规范编号:54

五行属性:土

HTML代码:&#32755

CSS代码:\7FF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hade, screen; to hide, screen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撇 横 横 撇 点 折 撇 折 折 点 折 点 横 折 点 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ㄧˋ

用羽毛做的华盖。 遮蔽,障蔽:荫~。~蔽。~障。~然。 掩蔽物:“兵不解~”。 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白~。 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


shade, screen; to hide, screen
überprüfen, verdecken ,beschatten, schattieren
couvrir,tai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羽,殹声。本义:用羽毛做的华盖,舞具) (2) 同本义 [feather cover] 翳,华盖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以羽覆车盖,所谓羽葆幢也。” (3) 病证名 [nebula] (4) 指引起黑睛(角膜)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疤痕 (5) 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 (6) 起障蔽作用的东西 [screen]。如:云翳;氛翳 (7) 鸟名 [five-colours bird]。如:翳鸟(五彩神鸟。相传飞行时其翼可蔽一乡)

词性变化


   

<动>

(1) 遮蔽,掩盖 [screen] 翳,障也。——《广雅》 百神翳其备降兮。——《楚辞·离骚》。注:“翳,蔽也。” 石嵯以翳日。——刘向《九叹·远逝》。注:’翳,蔽也。” 翳,掩也。——《方言十三》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裔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司马注:“执翳,执草以自翳也。”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翳景(障蔽日月之光) (3) 隐藏,藏匿 [conceal] 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韩非子》


  yi  

<形>

晦暗不明 [dark]。如:翳昧(隐晦不明的样子)


常见词组





國語辭典

ㄧˋ

 

用羽毛制成的车盖。 《说文解字·羽部》:「翳,华盖也。」 《晋书·卷二五·舆服志》:「戎车,驾四马,天子亲戎所乘者也。载金鼓、羽旗、幢翳。」 供作蔽覆的东西。 《管子·小匡》:「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甲不解垒,兵不解翳。」 唐·曹松〈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绝纤尘。」 一种瞳孔为白膜所蒙蔽,以致无法看清东西的眼疾。 宋·苏轼〈赠眼医王生彦若〉诗:「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


ㄧˋ

 

隐藏、隐居。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七》:「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宁抱道怀贞,潜翳海隅。」 遮蔽。 《楚辞·刘向·九叹·远逝》:「阜隘狭而幽险兮,石㟥嵯以翳日。」 唐·刘禹锡〈磨镜篇〉:「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 摒弃。 《国语·周语下》:「而又夺之资,以益其灾,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 《新唐书·卷一五六·李元谅传》:「元谅培高浚渊,身执苦与士卒均,菑翳榛莽,辟美田数十里。」


​yī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

【未集】
【未集中】
部首:
总笔画:17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1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𠀤音殪。 《說文》華蓋也。 《廣韻》羽葆也。 《急就篇註》翳,謂凡鳥羽之可隱翳者也。舞者所持羽翿,以自隱翳,因名爲翳。一曰華蓋,今之雉尾扇,是其遺象。  又《周語》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 《註》翳,猶屏也。一曰滅也。  又《揚子·方言》翳,掩也。 《註》謂掩覆也。 《廣雅》翳,障也。 《廣韻》隱也,蔽也。 《類篇》䕃也。  又《詩·大雅》其菑其翳。 《傳》木立死曰菑,自死爲翳。  又《廣韻》雨師謂之荓翳。 《史記·司馬相如傳》召屏翳。 《註》雷師也。  又《玉篇》鳥名也,似鳳。 《山海經》北海之內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鄕,名曰翳鳥。 《註》鳳屬也。 《屈原·離騷》駟玉虯而乗翳。  又《潘岳·射雉賦序》習媒翳之事。 《註》媒翳者,所隱以射者也。  又《廣韻》烏奚切《集韻》煙奚切,𠀤音鷖。義同。  又《集韻》《韻會》一結切《正韻》於歇切,𠀤音謁。 《左思·魏都賦》桃李䕃翳。叶音咽。


《说文解字》

【卷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於計切

華蓋也。从羽殹聲。

『清代:段玉裁』


華葢也。
司馬相如傳曰。泰山梁父設壇場。望華葢。劉歆遂初賦。奉華葢於帝側。西京賦。華葢承辰。薛綜曰。華葢星覆北斗。王者法而作之。蔡邕曰。凡乗輿車皆羽葢金華爪。張衡賦曰。羽葢葳㽔。葩瑵曲莖。又曰。樹翠羽之高葢。薛綜云。羽葢、以翠羽覆車葢也。按以羽故其字从羽。翳之言蔽也。引伸爲凡蔽之偁。在上在旁皆曰翳。
从羽。殹聲。
於計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