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ān     
注音:ㄉㄢ
部首:
总笔画:11

统一码:U+8043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15447

五笔86:BMFG

仓颉:SJGB

规范编号:52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2835

CSS代码:\804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ears without rims; a personal nam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横 横 竖 折 竖 横 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ān   ㄉㄢˉ

耳朵长而大:~耳属肩。 古同“耽”,沉溺。


ears without rims; a personal name
Dan (Einer der Namen des Laozi: 老聃 - Altes Langohr)​ (Eig, Fam)
(prénom)​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ān

<形>
〈形〉 (1) 耳长大 [big ear] 聃耳属肩,绮眉覆颧。——宋· 苏轼《补禅月罗汉赞》 (2) 吐舌的,伸出舌头状 [tongued] 老子惊怪,故吐舌聃然,遂有 老聃之号。——《太平广记》引 葛洪《神仙传》

词性变化


  Dān  

<名>

(1) 古国名 [Dan State]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管、 蔡… 聃… 文之昭也。——《左传》 (2) 人名用字。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國語辭典

ㄉㄢ

dān 

沉迷。 《列子·杨朱》:「方其聃于色也,屏亲昵,绝交游。」 通「耽」。


ㄉㄢ

dān 

耳朵大且长。 宋·苏轼〈补禅月罗汉赞〉九首之二:「聃耳属肩,绮眉覆颧。」


ㄉㄢ

dān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李耳的字。 也称为「老聃」。


《康熙字典》

【未集】
【未集中】
部首:
总笔画:11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5

《正字通》俗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