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ōng     
注音:ㄘㄨㄥ
部首:
总笔画:17

繁体字:

统一码:U+8070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16430

五笔86:BTLN

仓颉:SJHWP

HTML代码:&#32880

CSS代码:\8070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intelligent, clever, bright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竖 折 撇 折 点 横 点 折 点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ōng   ㄘㄨㄥˉ

聽覺:失~。 聽覺靈敏:耳~目明。 心思靈敏:~明。~睿。~慧。~穎。


intelligent, clever, bright
(ein gutes)​ Gehör; hellhörig
intelligent,(ouïe)​ fine


國語辭典

ㄘㄨㄥ

cōng 

明察是非。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


ㄘㄨㄥ

cōng 

聽力、聽覺。 如:「右耳失聰」。


ㄘㄨㄥ

cōng 

天資高、領悟力好。 如:「聰明」、「聰慧」。 《漢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淮陽憲王劉欽傳》:「聰達有材,帝甚愛之。」 聽覺敏銳。 如:「耳聰目明」。 《淮南子·本經》:「則目明而不以視,耳聰而不以聽。」


《康熙字典》

【未集】
【未集中】
部首:
总笔画:17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1

《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𠀤音驄。 《說文》察也。 《廣韻》聞也,明也,通也,聽也。 《書•洪範》聰作謀。 《史記•商君傳》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 《管子•宙合篇》耳司聽,聽必順聞,聞審謂之聰。 《註》耳之所聞,旣順且審,故謂之聰。  又《韻補》叶千剛切,音倉。 《陳琳•柳賦》穆穆天子,亶聽聰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爾嘉樹,配甘棠兮。望平聲。


《说文解字》

【卷十二】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倉紅切

察也。从耳怱聲。

『清代:段玉裁』


察也。
察者、覈也。聰察以雙聲爲訓。
从耳。悤聲。
倉紅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