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à     
注音:ㄋㄚˋ
部首:
总笔画:10

统一码:U+80AD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74227

五笔86:EMWY

仓颉:BOB

规范编号:54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2941

CSS代码:\80AD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fat; seal (moon radical DKW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折 横 横 竖 折 撇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ㄋㄚˋ

〔腽肭〕见“腽'。


其它字义


 

  ㄋㄚˋ

同“朒'。《説文•月部》:“肭,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从月,内聲。”

fat; seal (moon radical DKW: 14342 is different)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腽肭”( wànà):肥胖>



《康熙字典》

【辰集】
【辰集上】
部首:
总笔画:8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4

《唐韻》《集韻》《韻會》𠀤女六切,音衄。 《說文》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从月內聲。○按从內非聲,當从肉乃得聲。《玉篇》作朒,今本《說文》作肭,乃傳寫之譌耳。


《说文解字》

【卷七】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女六切

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从月内聲。

『清代:段玉裁』


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
尙書五行傳。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側匿則侯王其肅。注云。側匿猶縮縮行遲皃。肅急也。君政緩則日行徐。月行疾。臣放恣也。按鄭注譌奪。側匿與縮朒㬪韵雙聲。
从月。肉聲。
各本篆作肭。解作內聲。今正。女六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