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èn     
注音:ㄕㄣˋ
部首:
总笔画:11

统一码:U+80C2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75206

五笔86:EJHH

仓颉:BLWL

规范编号:52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2962

CSS代码:\80C2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折 横 横 竖 折 横 横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èn   ㄕㄣˋ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是砷化氢分子中的氢被羟基替换后生成的化合物。大多剧毒。 夹脊肉:“两~之上”。


Arsine
trihydrure d'arsenic,arsin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shèn

<名>
一类由砷化三氢衍生出来的强毒性有机化合物的任何一种,类似于胺和膦 [arsine]



國語辭典

ㄕㄣ

shēn 

夹脊肉。 《说文解字·肉部》:「胂,夹脊肉也。」 段玉裁注引王弼云:「当中脊之肉也。」 《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一·刺腰痛论》:「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


《康熙字典》

【未集】
【未集下】
部首:
总笔画:11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5

《廣韻》丑人切。 《集韻》癡鄰切,𠀤音伸。 《廣韻》申也。 《集韻》伸身也。  又《博雅》肑謂之胂,胂謂之脢。  又《集韻》延知切,音夷。夾脊肉。或作胰。  又外人切,音申。義同。


《说文解字》

【卷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矢人切


『清代:段玉裁』


夾脊肉也。
易艮九三。艮其限。裂其夤。馬云。夤、夾脊肉也。虞亦云。夤、脊肉。王弼云。當中脊之肉也。按夕部。夤、敬惕也。周易假爲胂。故三家注云爾。若鄭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