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竖 横 竖 横 撇 折 竖 折 撇 点 撇 点
ㄗˋ
人或鸟兽带有腐肉的残骨。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 《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自颜杲卿死,郡为战区,露胔蔽野,光弼酹而哭之,出为贼幽闭者,厚恤其家。」
《集韻》疾智切《正韻》資四切,𠀤音漬。 《說文》鳥獸殘骨曰骴,可惡也。 《禮·月令》掩骼埋胔。 《註》肉腐曰胔。 《前漢·陳湯傳》埋胔。 《註》有肉曰胔。 又《廣韻》疾移切《集韻》才支切,𠀤音疵。 《廣韻》人子腸名。 又水族之名。 《左思·吳都賦》摸蝳蝐,捫胔蠵。 又《集韻》牆之切,音慈。水腸謂之胔。 《淮南子·說山訓》海水雖大,不受胔芥。 《釋文》胔,音慈。 又《五音集韻》秦昔切,音籍。病也,瘦也。 又《五音集韻》疾二切,音自。骨有肉也。 《集韻》本作骴。亦作髊㱴殐。或書作𩨱。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