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 折 横 横 撇 折 点 竖 折 横
<名>
〈名〉 (1) 牲畜的后胫骨。后作“骼” [bone] (2) 另见 gē
ㄍㄜ
腋下。 《说文解字·肉部》:「胳,亦下也。」 清·段玉裁·注:「亦、腋,古今字。」 从肩膀到手的部分。 如:「胳膊」、「胳臂」。 通「肐」。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𠀤音各。 《說文》腋下也。 《廣韻》胳腋。 《博雅》胳謂之腋。 又《集韻》轄格切,音垎。義同。 又《集韻》各頟切,音格。牲後頸骨。 《儀禮·鄕飮酒禮》介俎脊脅胳肺。 《註》後脛骨二,膊胳也。 《釋文》胳,音格。
切部: 古洛切
『清代:段玉裁』
亦腋古今字。亦部曰。人之臂亦也。兩厷迫於身者謂之亦。亦下謂之胳。又謂之胠。身之迫於兩厷者也。深衣曰。胳之高下。可以運肘。注。肘不能不出入。胳、衣袂當腋之縫也。按衣袂當胳之縫亦謂之胳。俗作袼。禮經牲體之胳。今文作胳。古文作骼。鄭出古文於注。是注從今文也。許訓胳爲亦下。訓骼爲禽獸之骨。是從古文禮。不同鄭也。
古洛切。五部。按儀禮肫骼之骼或作胳。假借也。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