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ruǎn     
注音:ㄖㄨㄢˇ
部首:
总笔画:15

统一码:U+815D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71284

五笔86:EDMD

仓颉:BMBK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3117

CSS代码:\815D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折 横 横 横 撇 竖 折 竖 竖 横 撇 点



《康熙字典》

【未集】
【未集下】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9

《唐韻》人移切。有骨醢也。或作臡。  又《集韻》年題切,音泥。  又汝來切,音荋。義𠀤同。  又《廣韻》而兗切《集韻》乳兗切,𠀤音輭。足疾也。  又《玉篇》《廣韻》𠀤那到切,音𨱵。臂節也。  又《廣韻》《正韻》𠀤奴困切,音嫩。肉腝。 《正字通》醢爲本義。讀若而者,本音也。讀若嫩者,轉音也。後借爲嫩弱之腝。  又《集韻》人之切,音而。與胹同。爛也。 《揚子·方言》秦晉之郊謂熟曰胹。或作腝。


《说文解字》

【卷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人移切

有骨醢也。从肉耎聲。

『清代:段玉裁』


有骨醢也。
酉部曰。醢、肉醬也。釋器曰。肉謂之醢。有骨者謂之臡。醢人注曰。臡亦醢也。或曰。有骨爲臡。無骨爲醢。公食大夫禮注曰。醢有骨謂之臡。
从肉。耎聲。
人移切。古音在十四部。
腝或从難。
耎難二聲同在十四部。按公食大夫禮注曰。今文臡皆作麋。麋系腝之誤。儀禮、爾雅音義曰。臡、字林作腝。五經文字曰。臡見禮經。周禮、說文、字林皆作腝。據此則說文本無臡字甚明。後人益之也。許於禮經或從今文。或從古文。此從今文腝。鄭則從古文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