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 点 横 横 竖 竖 折 横
<代>
(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 [my] 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
<动>
(1) 置;安置 [put sth.in a proper place] 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舍匿(窝藏);舍藏(窝藏) (2) 住宿 [put up]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庄子·山木》 又如:舍次(临时住宿);舍止(停驻,居留) (3) 休息;止息 [rest;stop]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 安排住宿 [arrange residence] 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聊斋志异·白于玉》 (5) 宿营 [take up quarters]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 (6) 另见 shě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2) 同本义 [inn;tavern] 舍,市居曰舍。——《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 天子赐舍。——《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3) 房屋(住宅) [house;shed;hut] 将适舍。—《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 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 神归其舍。——《鬼谷了·本经阴符》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 (4) 营寨;营房 [barracks] 于是徙舍而走平陵。——《孙膑兵法·擒庞涓》 (5) 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an ancient unit of distance equal to 30 li]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 (6) 公子;少爷 [son of a feudal prince or high official;young master of the house]。 如:舍人(公子;少爷)
ㄕㄜˋ
房屋、住宅。 如:「宿舍」、「田舍」、「房舍」、「茅舍」。 謙稱自己的住所。 如:「寒舍」、「敝舍」。 飼養牲畜的地方。 如:「豬舍」、「牛舍」。 宋元時代稱顯貴人家的子弟。多見於元人小說、戲曲中。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自家鄭州人氏,周同知的孩兒周舍是也。」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二折》:「近日有個客人,姓甚喚做甚舍。」 量詞。古代計算行軍里數的單位。三十里為一舍。 如:「退避三舍」。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一宿、一夜。 《左傳·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
ㄕㄜˋ
住宿、居住。 《左傳·宣公二年》:「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 止息、停止。 《左傳·哀公十五年》:「舍於孔氏之外圃。」 安置。 《戰國策·魏策二》:「王不如舍需於側,以稽二人者之所為。」
ㄕㄜˋ
對人謙稱自己卑幼的親屬或親戚。 如:「舍弟」、「舍妹」、「舍親」。
ㄕㄜˇ
放棄、放下。 《論語·雍也》:「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荀子·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通「捨」。 除去、除開。 《孟子·公孫丑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止息、停止。 《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廣韻》始夜切《集韻》《韻會》《正韻》式夜切,𠀤音赦。 《說文》市居曰舍。 《釋名》舍,於中舍息也。 《禮·曲禮》將適舍,求毋固。 《註》謂行而就人館。 《疏》適,猶往也。舍,主人家也。 《周禮·天官·宮正》以時此宮中之官府,次舍之衆寡。 《註》次謂吏直宿,若今部署諸廬者。舍,其所居寺。 《前漢·高祖紀》高祖適從旁舍來。 又《王莽傳》里區謁舍。 《註》不宿客之舍爲里區,宿客者曰謁舍。 又息也。 《詩·小雅》爾之安行,亦不遑舍。 《箋》女可安行乎,則何不暇舍息乎。 《前漢·高祖紀》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 《註》師古曰:舍,息也,於殿中休息也。 又日行有次舍。 《淮南子·天文訓》日入於虞淵之汜,曙於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 《郭璞·遊仙詩》迴日向三舍。 《註》二十八宿,一宿爲一舍。 又師行一宿爲舍。 《增韻》又三十五里爲一舍。 《左傳·僖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註》一舍三十里。 又《釋典》一俱廬舍。 《註》四里爲一俱廬舍。一里三百六十步,一俱廬舍計一千四百四十步。 又止也。 《禮·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耕者少舍。 《註》舍,猶止也。 《管子·四稱篇》良臣不使,讒賊是舍。 《註》舍,止也,謂止讒賊於其旁,與之近也。 又廢也,罷也。 《易·乾卦》見龍在田,時舍也。 《左傳·昭五年》舍中軍,𤰞公室也。 《註》罷中軍。 又厝也。 《戰國策》王不如舍需於側,以稽二人者之所爲。 《註》舍,猶厝也。 又施也。 《左傳·宣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 又《昭十三年》施舍不倦。 《註》施舍,猶言布恩德。 又官名。 《周禮·天官·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 又《地官》舍人。 《註》舍,猶宮也。主平宮中用穀者也。師古曰:舍人,親近左右之通稱,後遂爲私屬官號。 又處也。 《詩·鄭風》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箋》舍,猶處也。 《釋文》舍,音赭。王云:受也。 又除也。 《詩·小雅》舍彼有罪。 《傳》舍,除也。 又釋也。 《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又《大雅》舍矢旣均。 《箋》舍之言釋也。 又中也。 《禮·射義》射之爲言者,繹也,或曰舍也。 《疏》舍,中也。 又舍匿。 《前漢·淮南王傳》舍匿者,論皆有法。 《註》謂容止藏隱也。 又與赦通。 《前漢·朱博傳》姦以事君,常𠛬不舍。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始野切,音捨。止息也,廢也,置也。 《論語》不舍晝夜。 《書·湯誓》舍我穡事,而割正夏。 《釋文》舍,音捨,廢也。 《左傳·昭四年》使杜洩舍路。 《註》舍,置也。 《釋文》舍,音捨。 又《五音集韻》悉姐切,音寫。 《揚子·方言》發挩舍車。 又《集韻》始隻切《正韻》施隻切。𠀤與釋同。 《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采合舞。 《註》舍卽釋也。采讀爲菜。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 《釋文》舍音釋。 《管子·五輔篇》是故上必寬裕,而有解舍。 《註》解,放也。舍,免也。 《釋文》舍,同釋。 又《韻補》叶舂遇切,音戍。 《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爲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又叶始賀切。 《白居易·效淵明體詩》所以隂雨中,經旬不出舍。始悟獨住人,心安時亦過。 《唐韻》書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野切,𠀤赦上聲。 《說文》釋也。 《正韻》弃也。 《宋書·殷淳傳》愛好文義,未嘗違捨。 又姓。明洪武中,稅課大使捨敬。 經典省作舍。
切部: 始夜切
『清代:段玉裁』
食部曰。館、客舍也。客舍者何也。謂巿居也。巿居者何也。周禮遺人曰。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巿。巿有
"舍" 为谜底的谜语
合十 (打一汉字)
【解释】 合十=合+十=舍。
前无古人 (打一字)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