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横 竖 竖 横 折 竖 撇
ㄧㄚˊ
植物初生的苗。 如:「豆芽」、「麦芽」、「嫩芽」。 唐·白居易〈种桃歌〉:「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 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初破芽〉词:「陌上柔桑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形状像芽的东西。 如:「肉芽」、「银芽」。 姓。如春秋时邹有芽亶。
ㄧㄚˊ
发芽。 宋·欧阳修〈重赠刘原父〉诗:「而今春物已烂漫,念昔草木冰未芽。」 开始、发生。 汉·蔡邕〈释诲〉:「神疾其邪,利端始萌,害渐以芽。」 晋·江统〈函谷关赋〉:「遏奸宄于未芽,殿邪伪于萌渐。」
《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𠀤音衙。 《說文》萌芽也。 《禮·月令》是月也,安萌芽。 《呂氏春秋》萌芽始震,凝寒不形。 《關尹子·四符篇》核芽相生。 又《博雅》始也。 《參同契》隂陽之始,𤣥合黃芽。 又《韻補》牛何切,音俄。 《白居易·種桃歌》食桃種桃核,一年核生芽。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 又訛乎切,音吾。 《揚雄·徐州箴》禍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僕夫。 《唐韻古音》按《月令》《參同契》等書古音俱讀如吾,至《晉書》童謠,草木萌芽殺長沙,則轉爲今音矣。
切部: 五加切
『清代:段玉裁』
逗。
按此本作芽萌也。後人倒之。
五加切。古音在五部。古多以牙爲芽。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