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èi     fú     
注音:ㄈㄟˋ,ㄈㄨˊ
部首:
总笔画:10

统一码:U+82BE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227

五笔86:AGMH

仓颉:TJB

规范编号:51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3470

CSS代码:\82BE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flower; small; little; lush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竖 折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èi   ㄈㄟˋ

〔蔽~〕形容枝叶幼小。 姓。


 

  ㄈㄨˊ

草木茂盛。 通“韍”。古代礼服上的蔽膝。 通“黻”。宋代书画家米芾,也作米黻。


flower; small; little; lush
klein, gering
feuillu,ombrage,(d'un arbre)​ petit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èi

<(1) ——“蔽芾”( bìfèi):形容树干树叶微小>
(2) 另见 fú

词性变化


   

<名>

(1) 通“韨”。古代礼服上的蔽膝 [knee hide] 朱芾斯黄,室家君王。——《诗·小雅·斯干》 又如:朱芾(红色蔽膝) (2) 通“绋”。牵引棺材的绳索 [cord guiding the hearse] 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诗·小雅·车攻》 (3) 另见 fèi



基本词义


<形>

草木茂盛 [luxuriant]。 如:芾芾(茂盛的样子。同沛沛、肺肺、旆旆)



國語辭典

ㄈㄟˋ

fèi 

樹木枝幹、莖葉幼小的樣子。 《詩經·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ㄈㄨˊ

 

草木茂盛的樣子。 《廣韻·去聲·物韻》:「芾,草木盛也。」


ㄈㄨˊ

 

古代衣服上的蔽膝,有的以皮韋製成。 《詩經·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漢·鄭玄·箋:「芾,大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謂之芾,其他服謂之韠,以韋為之。」 通「韍」。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0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4

《唐韻》《韻會》《正韻》𠀤方味切,音沸。 《詩·召南》蔽芾甘棠。 《傳》蔽芾,小貌。  又布蓋切,音貝。義同。  又《廣韻》分物切,音弗。草木翳薈也。 《博雅》芾芾,茂也。  又《韻畧》與韍同。 《詩·曹風》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傳》芾,韠也。 《小雅》朱芾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