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横 竖 竖 折 折 点 折 折 点
同“兹”。
ㄗ
此。 如:「念兹在兹」。 《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ㄗ
更加。 《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下》:「赋敛兹重,而百姓屈竭。」 通「滋」。 现在。 《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传》:「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ㄗ
年、时。 《孟子·滕文公下》:「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 《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兹无还。
ㄘˊ
参见「龟兹 」条。
《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𠀤音孜。 《說文》草木多益也。 又《爾雅·釋詁》此也。 《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蓐席也。 《爾雅·釋器》蓐謂之茲。 《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 《註》諸侯有疾稱負茲。 又《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 《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又《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又通滋。 《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 《揚子·太𤣥經》天不之茲。 又《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 《註》與髭同。 又《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切部: 子之切
『清代:段玉裁』
詩小雅。兄也永歎。毛曰。兄、茲也。戴先生毛鄭詩考正曰。茲今通用滋。說文茲字說云。艸木多益。滋字說云。益也。韋注國語云。兄、益也。詩之辭意言不能如兄弟相救、空滋之長歎而已。按大雅職兄斯引傳亦云兄、茲也。
絲宋本作茲。非也。兹從二玄。音玄。字或作滋。?從絲省聲。韵㑹作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