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āi     
注音:ㄍㄞ
部首:
总笔画:12

统一码:U+8344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802

五笔86:AYNW

仓颉:TYVO

规范编号:54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3604

CSS代码:\8344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roots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点 横 折 撇 撇 点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āi

<名>
(1) 草根 [root of grass] 荄,草根也。从荄,亥声。——《说文》 荄,根。——《尔雅》。注:“俗呼韭根为荄。” 根荄以遂。——《汉书·礼乐志》 万物养其根荄。——《后汉书·鲁恭传》 还自荄也。——《太玄·亲》 (2) 又如:拔荄 (3) 通“陔”。台阶,级层 [flight of steps leading up to a house] 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枚乘·七发》



國語辭典

ㄍㄞ

gāi 

草根。 《说文解字·艸部》:「荄,草根也。」 宋·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诗:「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2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6

《唐韻》古哀切《韻會》柯開切,𠀤音該。 《說文》草根也。 《爾雅·釋草》荄,根。 《揚子·方言》荄,根也,東齊曰杜,或曰茇。 《前漢·禮樂志》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註》草根曰荄。  又《集韻》《正韻》𠀤居諧切,音皆。義同。  又與核通。 《前漢·五行志》孕毓根核。 《師古註》核亦荄字也。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古哀切

艸根也。从艸亥聲。

『清代:段玉裁』


艸根也。
見釋艸及方言。郭曰。今俗謂韭根爲荄。
从艸。亥聲。
古哀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