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á     
注音:ㄉㄚˊ
部首:
总笔画:12

统一码:U+8345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601

五笔86:AWGK

仓颉:TOMR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3605

CSS代码:\8345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answer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撇 点 横 竖 折 横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小豆 [red bean] 菽、荅、麻、麦一斛。——《晋书》 (2) 即渠荅。一种御敌的器具 [ironware resembling puncture vine],又叫铁蒺藜 二步一荅,广九尺,袤十二尺。——《墨子·备城门》 (3) 容量单位 [a capacity unit] 蘖曲盐豉千荅。——《史记·货殖列传》

词性变化


   

<动>

应允;对答。后作“答” [answer] 奉荅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书·洛诰》 不荅不飨。——《汉书·郊祀志》。注:“应也。”




國語辭典

ㄉㄚˊ

 

小豆。 《說文解字·艸》:「荅,小尗也。」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十上·釋草》:「小豆,荅也。」


ㄉㄚˊ

 

厚重。《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巴寡婦清傳》:「文采千匹,荅布皮革千石。」唐·顏師古·注:「麤厚之布也,其價賤,故與皮革同其量耳,非白疊也。荅者,厚重之貌。」→「答」的異體字(01905)​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2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6

《唐韻》《廣韻》都合切《韻會》《正韻》得合切,𠀤音答。 《說文》小尗也。 《晉書·律歷志》《九章商功法》程菽、荅、麻、麥,一斛積二千四百三十寸。  又當也。 《書·洛誥》奉荅天命。 《註》又當奉當天命。  又《前漢·鼂錯傳》布渠荅。 《註》渠荅,鐵蒺藜也。  又《韻會》引《史記》荅布千疋註:疉布也。  又拉荅。 《晉書·王忱傳》拉荅者有沈重之譽,嗛閃者得淸剿之聲。  又《本草》鮓荅。 《李時珍曰》鮓荅,生走獸及牛馬諸畜肝膽,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許,色白,狀如雞子,非骨非石,打破層疉。  又《韻會》與答通。  又與合通。 《史記·貨殖傳》麴蘖、鹽豉、千荅。 《註》或作合,器名,有瓵。  又叶韻音的。 《易林》隂陽隔塞,許嫁不荅。旄丘新臺,悔往歎息。  又叶韻音篤。 《易林》黃鳥采䔰,旣嫁不荅。念我父兄,思復舊谷。  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都合切

小尗也。从艸合聲。

『清代:段玉裁』


小尗也。
禮注有麻荅。廣雅云。小豆荅也。叚借爲酬荅。
从艸。合聲。
都合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