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ér     
注音:ㄦˊ
部首:
总笔画:12

统一码:U+834B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227

五笔86:ADMJ

仓颉:TMBL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3611

CSS代码:\834B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撇 竖 折 竖 竖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2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6

《玉篇》《直音》𠀤讓之切,音而。草多貌。  又草名。 《馬融·廣成頌》芝荋菫荁。  又亭名。 《說文》沛城有楊荋亭。  又《集韻》汝來切,音腝。義同。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如之切

艸多葉皃。从艸而聲。沛城父有楊荋亭。

『清代:段玉裁』


艸多葉皃。
荋之言之而也。如鱗屬之之而。
从艸。而聲。
如之切。一部。
沛城父
見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