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í     
注音:ㄔˊ
部首:
总笔画:12

统一码:U+834E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104

五笔86:AGCF

仓颉:TMIG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3614

CSS代码:\834E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折 点 横 竖 横



國語辭典

ㄔˊ

chí 

参见「荎藸 」条。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2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6

《唐韻》直尼切《集韻》陳尼切,𠀤音治。 《爾雅·釋草》菋,荎蕏。 《註》荎蕏,五味子。 《本草註》《抱朴子》云: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  又木名。 《詩·唐風》山有樞。 《傳》樞,荎也。今之刺楡。  又《博雅》牛荎,牛膝也。  又徒結切,音跌。義同。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直尼切

荎藸,艸也。从艸至聲。

『清代:段玉裁』


荎藸艸也。
四字句。釋艸有味荎藸。釋木有味荎著。實一物也。春初生苗。引赤蔓於高木。長六七尺。故又入釋木。
从艸。至聲。
直尼切。古音在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