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ú     
注音:ㄏㄨˊ
部首:
总笔画:15

统一码:U+846B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627

五笔86:ADEF

仓颉:TJRB

规范编号:50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3899

CSS代码:\846B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bottle-gourd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竖 竖 折 横 撇 折 横 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ㄏㄨˊ

〔~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 大蒜的别称。


bottle-gourd
Flaschenkürbis, Kalebasse [Siehe 葫芦, lat. Allium scorodoprasum ] (S, Agrar)
calebass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形声。从芔,胡声。本义:蔬菜名。即“大蒜”) [古]∶蒜或大蒜的别名 [garlic] 蒜有大小,大蒜为葫,小蒜为蒜。——《尔雅翼》



國語辭典

ㄏㄨˊ

 

植物名:➊ ​ 即大蒜。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气味强烈,地下有大鳞茎。叶细长扁平。夏日开白色小花,作繖形花序排列,茎之外皮作淡红色,簇生六、七瓣,作箨状。➋ ​ 参见「葫芦 」条。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9

《集韻》洪孤切,音胡。 《廣韻》葫,瓜也。  又《類篇》𦸔葫,菰米也。  又《玉篇》大蒜也。 《本草註》今人謂葫爲大蒜,蒜爲小蒜。 《孫緬云》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葫荽,則小蒜中土舊有,而大蒜出胡也,故有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