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à     
注音:ㄋㄚˋ
部首:
总笔画:16

统一码:U+84B3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927

五笔86:AXMW

仓颉:TVFB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3971

CSS代码:\84B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折 折 点 点 点 点 竖 折 撇 点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植物名。蒳子。棕榈科槟榔属的一种 [name of a plant] 蒳,草树也,叶如桳榈而小,三月采其叶细破阴干之,味近苦而有甘。——《文选》刘良注引《异物志》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6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0

《唐韻》奴荅切,音納。香草。 《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蔲。 《註》蒳,草樹也,葉如栟櫚而小,採其葉隂乾之,幷雞舌香食,益美。  又《齊民要術》山㯽榔,一名蒳子。  又芥蒳,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