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án     
注音:ㄌㄧㄢˊ
部首:
总笔画:17

繁体字:

统一码:U+84EE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305

五笔86:ALPU

仓颉:TYJJ

HTML代码:&#34030

CSS代码:\84EE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lotus, water lily; paradis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竖 点 折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ián   ㄌㄧㄢˊ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葉子大而圓。花大,有粉紅、白色兩種。種子稱“蓮子”,包在倒圓錐形的花托內,合稱“蓮蓬”。地下莖肥大而長,有節,稱藕。種子和地下莖均可食(亦稱荷、“芙蓉”、“芙蕖”、“菡萏”):~藕。~房(❶蓮蓬;❷指僧人的居室)。~座(❶蓮花的底部;❷佛像的座位,由佛座多為蓮花形而得名)。


lotus, water lily; paradise
Lotus
lotus


國語辭典

ㄌㄧㄢˊ

lián 

植物名。睡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地下茎肥大而长,有节,即藕。叶大而圆,夏日开花,花大,呈淡红、黄色或白色。花托呈倒圆锥形,即莲蓬。分布于热带亚洲池沼地。 也称为「荷」、「芙蕖」。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7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1

《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𠀤音連。 《爾雅疏》北人以蓮爲荷。  又《說文》芙蕖之實也。 《爾雅·釋草》荷,芙蕖。其實蓮。 《註》蓮謂房也。  又《集韻》連彥切,連去聲。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蓮勺。 《後漢·鄭興傳註》蓮勺,故城在今同州下邳縣東北。  又《字彙補》所夾切。草名。 《廣雅》鳶尾、烏蓮,射干也。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洛賢切

芙蕖之實也。从艸連聲。

『清代:段玉裁』


扶渠之實也。
陳風。有蒲與蕑。箋云。蕑當作蓮。蓮、夫渠實也。鄭意欲合三章爲一物耳。本艸經謂之藕實。一名水芝丹。
从艸。連聲。
洛賢切。古音在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