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iū     xū     fū     
注音:ㄑㄧㄡ,ㄒㄩ,ㄈㄨ
部首:
总笔画:17

统一码:U+84F2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716

五笔86:AAKK

仓颉:TSRR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4034

CSS代码:\84F2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折



國語辭典

ōu 

植物名。即刺榆。榆科刺榆属,落叶乔木。树皮为条状剥裂,呈灰色。枝条强韧,皮孔隆起显著。叶椭圆形,边缘有整齐锯齿,脉胳明显。果实扁状歪椎形,顶部有狭翅。木质可供制造器具、农具。 《山海经·海内南经》:「其实如栾,其大若蓲。」 清·郝懿行·疏:「蓲,刺榆也。」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7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1

《唐韻》去鳩切,音丘。 《玉篇》烏蓲也。 《詩·衞風》葭菼揭揭。 《箋》薍,江東呼爲烏蓲。  又烏侯切,音漚。與藲同。 《山海經》其木苦蓲。 《註》刺楡也。  又《集韻》同䓵。 《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 《註》《爾雅》曰:蓲,華也。蓲與敷同。 《字彙補》䓵,漢隷同蓲。  又邕俱切,音紆。草也。  又《韻會》同昫,煦也。 《太𤣥經》陽蓲萬物。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去鳩切

艸也。从艸區聲。

『清代:段玉裁』


烏蓲、
逗二字依爾雅音義補。
艸也。
廣韵曰。烏蓲、艸名。本說文。郭注爾雅菼薍云。江東呼爲烏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