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ù     
注音:ㄘㄨˋ
部首:
总笔画:17

统一码:U+851F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284

五笔86:AYTD

仓颉:TYSK

规范编号:53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4079

CSS代码:\851F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frame on which silkworms spin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点 横 折 撇 撇 横 撇 横 横 撇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ㄘㄨˋ

蚕在上面做茧的东西,通常用稻草做成:蚕~。 古同“簇”,丛聚。


frame on which silkworms spin
Traube
bourre qui sert de fixation au cocon,nid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蚕蔟,供蚕作茧的东西。用稻麦杆等堆聚而成 [a small bundle of straw,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 蔟,行蚕蓐。——《说文》 帅导群妾,咸循蚕蔟。——扬雄《元后诔》 (2) 巢 [nest] 读为爵蔟之蔟,谓巢也。——《周礼·哲蔟氏司农注》 (3) 又如:柴蔟

词性变化


   

<动>

(1) 聚集,堆积 [gather] 律中太蔟。——《礼记·月令》 野绿蔟草树,眼界蚕秦原。——唐·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2) 簇拥 [environ] 众官蔟张松见 刘璋。——《三国志平话》




國語辭典

ㄘㄨˋ

 

供蚕吐丝作茧的设备。 《玉篇·艸部》:「蔟,蚕蓐也。」


ㄘㄨˋ

 

攒聚、积聚。 如:「蔟生」、「蔟居」。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7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1

《唐韻》《韻會》《正韻》𠀤千木切,音簇。 《說文》行蠶蓐。 《晉書·左貴𡣕傳》修成蠶蔟,分繭理絲。  又巢也。 《周禮·秋官·硩蔟氏註》鄭司農云:蔟讀爲爵蔟之蔟,謂巢也。  又《韻會》與簇同,聚也,攢也。  又《廣韻》倉奏切《集韻》千𠋫切,𠀤音湊。律名。 《禮·月令》律中太蔟。 《註》太蔟,言陽氣大蔟,達于上也。  又同簎。 《張衡·西京賦》叉蔟之攙捔。 《註》楚角切。同簎。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千木切

行蠶蓐。从艸族聲。

『清代:段玉裁』


行蠶蓐。从艸。族聲。
千木切。三部。引伸爲六律大蔟字。七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