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iān     
注音:ㄋㄧㄢ
部首:
总笔画:17

统一码:U+852B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327

五笔86:AGHO

仓颉:TMYF

规范编号:53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4091

CSS代码:\852B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withered, faded, decayed; calm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竖 横 竖 横 横 折 点 点 点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iān   ㄋㄧㄢˉ

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花~了。 精神不振,不活泼:他这几天~了。~头耷脑。 不声不响,悄悄:~不声。~溜儿。~儿拱。


withered, faded, decayed; calm
welken, verwelken, verblassen (V)​,träge, energielos, apatisch, teilnahmslos, verblast (Adj)
amorphe,indolent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niān

<形>
(1) [植物]枯萎 [withered;wilt;wither] 蔫,物不鲜也。——《广韵》 (2) 又如:让太阳晒蔫了的花;菠菜蔫了;蔫菸(衰败;枯萎);花瓶里的花蔫了 (3) 下垂的样子 [hanging] 我如今剌搭着两箇蔫耳朵。——元· 曾瑞《哨遍·羊诉冤》套曲 (4) 比喻精神萎靡,呆滞 [depressed;droopy;listless]。如: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样子);蔫头蔫脑(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5) 用同“嫣” [deep]。如:蔫红(深红色。亦指鲜艳的红色为蔫,用同“嫣”)



國語辭典

ㄧㄢ

yān 

枯萎、不新鲜的。 唐·韩偓〈春尽日〉诗:「树头初日照西簷,树底蔫花夜雨霑。」


ㄋㄧㄢ

niān 

精神委靡不振。 如:「蔫溜溜」、「蔫不悄声」、「气索神蔫」、「他病了,气色显得有点蔫。」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7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1

《唐韻》於乾切,音焉。 《說文》菸也。 《韻會》物不鮮也。  又《增韻》食物餲也。  又《集韻》依言切,義同。  又《正韻》伊甸切,音宴。臭草也。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於乾切

菸也。从艸焉聲。

『清代:段玉裁』


菸也。
不鮮也。
从艸。焉聲。
於乾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