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ān     liǎn     yán     kàn     
注音:ㄌ〡ㄢˇ,ㄒ〡ㄢ,〡ㄢˊ,ㄎㄢˋ
部首:
总笔画:19

繁体字:

统一码:U+859F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886

五笔86:AWGW

仓颉:TOMO

HTML代码:&#34207

CSS代码:\859F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vin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撇 点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撇 点 撇 点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19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3

《唐韻》良冉切,音斂。 《說文》白薟也,或从斂,見蘞字註。  又《類篇》離鹽切,音廉。義同。  又《集韻》虛嚴切,音杴。豨薟,藥草。  又《類篇》魚杴切,音嚴。 《字林》水中野韭。  又火占切,音㿌。辛味。  又苦紺切。同餡。味過甘也。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良冉切

白薟也。从艸僉聲。

『清代:段玉裁』


白薟也。
本艸經作白斂。
从艸。僉聲。
良冄切。七部。
薟或从斂。
唐風。蘞蔓于野。陸璣云。似栝樓。葉盛而細。其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陸疏廣要曰。本艸蘞有赤白黑三種。疑此是黑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