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í     
注音:ㄑㄧˊ
部首:
总笔画:20

统一码:U+85C4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903

五笔86:AADI
五笔98:ADWI

仓颉:TTCF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4244

CSS代码:\85C4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edible fern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点 折 折 点 竖 撇 点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20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4

《唐韻》渠之切,音其。 《爾雅·釋草》藄,月爾。 《註》卽紫藄也。似蕨,可食。  又《集韻》居之切,音基。義同。或作𦸀、𦻆。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渠之切

綦月爾也。从艸綦聲。

『清代:段玉裁』


土夫也。
各本作藄月爾也。今依爾雅音義。攷今本釋艸。芏、夫王。郭云。芏艸生海邊。?月爾。郭云。卽紫藄也。似蕨可食。陸德明曰。?字亦作藄。紫藄菜也。說文云藄土夫也。其所據說文。必與爾雅殊異而偁之。不則何容偁也。今本說文恐是據爾雅郭本郭注改者。但許君爾雅之讀今不可知矣。
从艸。綦聲。
渠之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