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ǔ     
注音:ㄕㄨˇ
部首:
总笔画:22

统一码:U+85F7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44664

五笔86:AYFJ

仓颉:TYRA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4295

CSS代码:\85F7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yam, tuber, potato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折 横 横 竖 横 撇 竖 折 横 横



國語辭典

ㄓㄨ

zhū 

參見「藷蔗 」條。


ㄕㄨˇ

shǔ 

通「薯」。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上】
部首:
总笔画:22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6

《唐韻》章魚切,音諸。 《說文》藷蔗也。 《張衡·南都賦》藷蔗薑䪤。 《註》甘蔗也。詳蔗字註。  又常恕切,音署。 《博雅》藷藇,署預也。 《山海經》景山,其上多藷藇。 《郭註》藷音曙。今江南單呼爲儲,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陳如切,音除。義同。或作𧄔。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章魚切

藷蔗也。从艸諸聲。

『清代:段玉裁』


藷蔗也。
三字句。或作諸蔗、或都蔗。藷蔗二字曡韵也。或作竿蔗、或干蔗。象其形也。或作甘蔗。謂其味也。或作邯?。服䖍通俗文曰。荆州竿蔗。
从艸。諸聲。
章魚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