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ì     
注音:ㄘˋ
部首:
总笔画:12

统一码:U+86D3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43150

五笔86:FAJI

仓颉:JILMI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4515

CSS代码:\86D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caterpillar; (Cant.) a nit, louse; itching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横 竖 折 横 竖 横 点 折 撇 点



國語辭典

ㄘˋ

 

一種毛毛蟲。 《說文解字·虫部》:「蛓,毛蟲也。」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中】
部首:
总笔画:12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6

《唐韻》《集韻》𠀤七賜切,音刺。 《說文》毛蟲也。 《爾雅·釋蟲》蛁,毛蟲。 《疏》蛁,一名毛蠹,卽蛓也。今俗呼爲毛蛓,有毒螫人。 《王逸·九思》蛓緣兮我裳。  又《唐韻》七吏切。義同。 《玉篇》或作螆𧉠𧍤蚝。 《類篇》別作𧋐。 《集韻》又作𧏀。  又𧊸。


《说文解字》

【卷十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千志切

毛蟲也。从虫

『清代:段玉裁』


毛蟲也。
不曰毛蠹者、不居木中。但食葉也。釋蟲云。蟔、蛅蟴。郭云。蛓屬也。今靑州人呼蛓爲蛅蟴。孫叔然云。八角螫蟲。失之。按今俗云刺毛者是也。食木葉。體有棱角、有毛、有采色。毛能螫人。叔然說不誤也。其老而成蛹。則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