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ōng     
注音:ㄓㄨㄥ
部首:
总笔画:14

统一码:U+8719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58132

五笔86:JSWC

仓颉:LIDCI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4585

CSS代码:\8719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竖 折 横 竖 横 点 横 竖 撇 点 撇 点 折 点



國語辭典

ㄙㄨㄥ

sōng 

蜙蝑:动物名。即螽斯。触角细长,体绿褐色,能发声,雌者体大,尾端有产卵器。食害农作物。 《尔雅·释虫》:「蜤螽,蜙蝑。」 宋·邢昺·疏:「蜤螽,周南作螽斯,七月作斯螽……一名蜙蝑。」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中】
部首:
总笔画:14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8

《唐韻》息恭切《集韻》思恭切,𠀤音淞。 《玉篇》蟲名。 《爾雅·釋蟲》蜤螽,蜙蝑。 《疏》一名蜙蝑,一名蜙䗥,一名𧐍𧑓。陸璣云:𧐍箕卽𧐍𧑓,蝗類也。 《酉陽雜俎》蜙蝑股鳴。餘詳螽字註。  又《集韻》蘇叢切,音𢤄。義同。 或作𧌻、蚣。


《说文解字》

【卷十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息恭切

蜙蝑,以股鳴者。从虫松聲。


『宋代:徐鉉徐鍇』


臣鉉等曰:今俗作古紅切,以爲蜈蚣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