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ān     
注音:ㄅㄢ
部首:
总笔画:16

统一码:U+878C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27136

五笔86:TEMJ
五笔98:TUWJ

仓颉:HELMI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4700

CSS代码:\878C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a striped, poisonous fly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撇 折 点 横 点 撇 折 折 点 竖 折 横 竖 横 点



國語辭典

ㄅㄢ

bān 

参见「螌蝥 」条。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中】
部首:
总笔画:16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0

《集韻》逋還切,音班。 《說文》螌蝥,毒蟲也。 《博雅》螌蝥,晏靑也。 《本草》一名斑貓,所在有之,長五六分,黃足斑文,鳥腹尖喙。《神農本草經》云:春食芫花爲芫靑,夏食葛花爲亭長,秋食豆花爲螌蝥,冬入地中爲地膽。  又蒲官切,音槃。負螌,臭蟲。通作盤。


《说文解字》

【卷十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布還切

螌蝥,毒蟲也。从虫般聲。

『清代:段玉裁』


螌蝥、
逗。雙聲。
毒蟲也。
本艸經蟲部下品曰。斑猫。味辛寒。有毒。一名龍尾。諸家云。大豆葉上取之。長五六分。甲上黃黑斑文。烏腹尖喙。按斑猫俗字也。
从虫。般聲。
布還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