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íng     
注音:ㄧㄥˊ
部首:
总笔画:19

繁体字:

统一码:U+8805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57117

五笔86:JMGV
五笔98:JXG

仓颉:LIRXU

HTML代码:&#34821

CSS代码:\8805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flies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竖 折 横 竖 横 点 竖 折 横 横 竖 折 横 竖 横 横 折 横 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íng   ㄧㄥˊ

见“蝇”。


flies
Fliege
mouche


國語辭典

ㄧㄥˊ

yíng 

昆虫纲双翅目蝇科的通称。体长约六、七公厘,密生短毛,灰黑色,头上有复眼甚大,口器伸为管状,适于舐食。生长繁殖极快,能传染霍乱、伤寒、结核、痢疾等的病原菌。常见的有家蝇、绿蝇、肉蝇等。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中】
部首:
总笔画:19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3

《唐韻》《集韻》𠀤余陵切,音僌。 《說文》蟲之大腹者。 《陸佃云》蠅交其前足,有絞繩之狀。 《埤雅》靑蠅亂色,蒼蠅亂聲。 《詩·小雅》營營靑蠅。 《箋》蠅之爲蟲,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喩佞人變亂善惡也。 《後漢·隗囂傳》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卽託驥尾,可以絕羣。 《揚子·方言》蠅,東齊謂之羊。 《十六國春秋》苻堅議赦,有一大蠅入自窗閒,集于筆端。俄有衣黑小人,大呼:官今大赦。卽向蒼蠅也。  又蠅虎。 《古今注》蠅虎,蠅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蠅。一名蠅蝗,一名蠅豹。  又人名。 《列子·湯問篇》甘蠅,古之善射者。 《集韻》或作𡢘。


《说文解字》

【卷十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余陵切

營營青蠅。蟲之大腹者。从黽从虫。

『清代:段玉裁』


營營靑蠅。
小雅靑蠅文。傳曰。營營、往來皃。
蟲之大腹者。从黽虫。
虫猶蟲也。此蟲大腹。故其字从黽虫會意。謂腹大如黽之蟲也。其音則在六部。余陵切。故繩爲蠅省聲。非許之精詣、則必仞爲形聲字。遂使古音不可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