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竖 折 横 竖 横 点 竖 折 横 竖 横 点 竖 折 横 竖 横 点 竖 折 竖 竖 横
傳說中的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專用來害人:~惑。 人腹中的寄生蟲。 毒害人之物:~毒。
ㄍㄨˇ
毒害人的小蟲。 《新唐書·卷二○四·方技傳·甄權傳》:「腹有蠱,誤食髮而然。」 以符咒等詛咒、害人的邪術。 《漢書·卷四五·江充傳》:「是時,上春秋高,疑左右皆為蠱祝詛,有與亡,莫敢訟其冤者。」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艮(☶)上。象上下不交之象。
ㄍㄨˇ
迷惑。如:「蠱惑人心」。《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墨子·非儒下》:「孔某盛容脩飾以蠱世,弦歌鼓舞以聚徒。」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五切,𠀤音古。 《說文》腹中蟲也。 《通志·六書略》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爲蠱。 《左傳·昭元年》於文皿蟲爲蠱。 《註》皿,器也,器受蟲害者爲蠱。 《周禮·秋官·庶氏》掌除毒蠱。 《史記·秦本紀》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 又《左傳·昭元年》穀之飛亦爲蠱。 《述異記》晉末,荆州久雨,粟化爲蠱蟲。 又《說文》臬桀死之鬼亦爲蠱。 又蠱雕,獸名。 《山海經》鹿吳之山有獸名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 又《爾雅·釋詁》蠱,疑也。 《左傳註》蠱,惑疾,心志惑亂之疾也。 又卦名。 《易》巽下艮上,蠱。 《序卦傳》蠱者,事也。 又《集韻》古慕切,音顧。義同。 又《正韻》以者切,音冶。媚也。 又《集韻》音義𠀤與冶同。 《後漢·馬融傳·廣成頌》田開古蠱。 《註》蠱與冶通。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