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èi     
注音:ㄨㄟˋ
部首:
总笔画:15

繁体字:

统一码:U+885B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1221

五笔86:TNHH
五笔98:TNKS

仓颉:HODQN

HTML代码:&#34907

CSS代码:\885B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guard, protect, defend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撇 竖 折 竖 横 竖 折 横 横 折 竖 横 横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èi   ㄨㄟˋ

保護,防護:保~。捍~。~道(衛護佔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如「~~士」)。~戍(警備,多用於首都)。~冕。 防護人員:警~。後~。 古代稱驢:「策雙~來迎」。 中國明代駐兵的地點(後只用於地名):威海~(在山東省)。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 姓。


guard, protect, defend
bewachen, schützen, verteidigen (V)​,sich wehren (V)​,sichern, beschützen (V)​,Wei (Eig, Fam)
défendre,garder,protéger,garde du corps


國語辭典

ㄨㄟˋ

wèi 

保護、防守。 如:「防衛」、「自衛」。 《國語·齊語》:「築五鹿、中牟、蓋興、牡丘,以衛諸夏之地。」 《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江河雖廣,其長難衛也。」


ㄨㄟˋ

wèi 

國名。為周朝時武王封予少弟康叔,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帶,後滅於秦。 擔任防護工作的人。 如:「侍衛」、「警衛」。 《左傳·文公七年》:「文公之入也無 衛。」 《聊齋志異·卷六·向杲》:「聞汾州有焦桐者,勇而善射,以多金聘為衛。」 古代邊境駐兵防敵的地方。 如:「金山衛」、「屯衛」。 《周禮·春官·巾車》:「革路,龍勒,條纓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衛。」 驢的別稱。 《聊齋志異·卷三·胡氏》:「次日,有客來謁,縶黑衛於門。」 姓。如漢代有衛青。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下】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9

《正字通》俗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