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 撇 竖 竖 折 横 横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竖
<形>
(1) 歧,岔 [forked] 行衢道者不至。——《荀子·劝学》 千乘衢处壤削太半。——《管子·国蓄》 (2) 又如:衢涂;衢道(歧路,岔路);衢路(歧路;岔道)
ㄑㄩˊ
四通八达的大路。 如:「通衢」、「康衢」。 《荀子·劝学》:「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所恨企予望之,经途密迩,伫中衢而空轸,巾下泽而莫因。」 姓。如明代有衢道。
《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𠀤音劬。 《玉篇》四達道也。 《爾雅·釋宮》四達謂之衢。 《易·大畜》何天之衢。 《左傳·昭二年》尸諸周氏之衢。 《註》衢,道也。 《楚辭·天問》靡蓱九衢。 《註》九交之道曰衢。 又岐路也。 《荀子·勸學篇》行衢道者不至。 又天衢,星名。 《晉書·天文志》中閒爲天衢,黃道之所經也。 又檀衢,齊市名。 《戰國策》有孤孤咺者,正議閔王斮之檀衢。 又州名。 《一統志》越西鄙姑蔑之地,唐置衢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衢氏,江陵人,見《姓苑》。 又《類篇》俱遇切,音屨。行也。○按去聲衢字,《集韻》作忂。 又《韻補》叶音求。 《陳琳詩》春天潤九野,卉木渙油油。紅華紛皣皣,發秀曜中衢。
切部: 其俱切
『清代:段玉裁』
釋宮文。釋名曰。四達曰衢。齊魯閒謂四齒杷爲欋。欋杷地則有四處。此道似之也。按中山經。宣山桑枝四衢。少室山木曰帝休。枝五衢。天問。靡萍九衢。淮南書。木大則根欋。皆謂䢒逪岐出。
其俱切。五部。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