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ān     
注音:ㄕㄢ
部首:
总笔画:9

统一码:U+886B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32222

五笔86:PUET

仓颉:LHHH

规范编号:49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4923

CSS代码:\886B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hirt; robe; gown; jacket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撇 撇 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ān   ㄕㄢˉ

上衣,单褂:长~。衬~。汗~。棉毛~。


shirt; robe; gown; jacket
Hemd (S)​,ungefüttertes Gewand (S)
veste,vêtement sans doublure,vêtement lég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shān

<名>
(1) 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 [sleeveless jacket with vent in the sides of a jacket]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衫子(指古代妇女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上衣;上衣的通称);衫帽(凉衫便帽。是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衫裙(短衫和裙子,泛指衣服);衫褃(衣服的腰身);衫煖(即“衫子”);衫傒(衣袖) (3) 衣服的通称 [clothing]。如:衫襟(衣衫);运动衫;毛线衫;套衫;衫串(衣服,衣着);衫傒(衣衫的袖子);青衫(唐代文官品级最低的官服)



國語辭典

ㄕㄢ

shān 

衣服的通称。 如:「衣衫」、「棉衫」。 明·张自烈《正字通·衣部》:「衫,衣之通称。」 单衣。 如:「汗衫」、「罗衫」。 唐·白居易〈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诗:「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裤薄于云。」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下】
部首:
总笔画:9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3

《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𠀤音杉。 《篇海》小襦也。一曰單襦。 《釋名》衫,芟也,衫末無袖端也。 《束皙·近游賦》脅汗衫以當𤍠。  又衣之通稱。 《唐書·車服志》士人以枲紵襴衫爲上服,馬周請加襴袖褾襈,開骻者名缺骻衫。 《集韻》通作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