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点 撇 横 横 竖
〔袷(qiā)~〕见“袷3”。 同“襻”。
<形>
溽热 [hot and suffocating]。如:袢暑(袢热。炎热暑天);袢燠(袢溽。闷热溽暑)
<名>
(1) 袷袢 [Uighur or Tajik robe buttoning down the front] 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如:袢袄(一种有衬里的对襟夹衣) (2) 同“襻”[a loop for fastening a button] (3) 另见 fán
ㄆㄢˋ
白色的内衣。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蒙彼绉𫄨,是绁袢也。」
ㄆㄢˋ
炎热。 宋·范成大〈夔门即事〉诗:「峡行风物不堪论,袢暑骄阳杂瘴氛。」
ㄈㄢˊ
(一)之又音。
《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𠀤音煩。 《玉篇》衣無色也。 又《類篇》袢延,衣熱也。 《詩·鄘風》是袣袢也。 《傳》是當暑袢延之服也。 又《集韻》普半切,音泮。 《類篇》袢迅,盛服貌。
切部: 博幔切
『清代:段玉裁』
衣字依玉篇補。日部曰。暜、日無色也。袢讀若暜則音義皆同。女部曰。姅、婦人汚也。義亦相近。
博幔切。十四部。
此二字衍文。
庸風君子偕老文。紲當同褻篆下作褻。毛傳曰。言是當暑袢延之服也。袢延曡韵。如方言之襎裷。漢時有此語。揩摩之意。外展衣。中用縐絺爲衣。可以揩摩汗澤。故曰褻袢。褻袢專謂縐絺也。暑天近、汗之衣必無色。故知一曰爲衍文矣。
毛詩以展袢顏媛爲韵。則知袢當依釋文符袁反。延讀如字。普音於雙聲得之。許讀如此。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