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撇 点 横 竖 折 横
ㄐㄧㄚˊ
双层无絮的衣物。 唐·李商隐〈春雨〉诗:「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宋·文同〈晚至村家〉诗:「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
ㄐㄧㄝˊ
古代交叉式的衣领。形制未甚明白,但近世出土的战国时期铜、木雕像及俑像中,有不少衣领作交叉而方折向下的形制,或即为「袷」。 《礼记·曲礼下》:「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 《礼记·深衣》:「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 汉·郑玄·注:「袷,交领也,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
《唐韻》古洽切《集韻》《韻會》訖洽切,𠀤音夾。 《廣韻》複衣。 《玉篇》衣無絮也。 《韻會》夾衣也。 《急就篇註》衣裳施裏曰袷。 《史記·匈奴傳》服繡袷綺衣。 《註》言繡表綺裏。 《潘岳·秋興賦》御袷衣。 又《廣韻》居怯切,音劫。曲領也。 《禮·曲禮》天子視不上于袷,不下于帶。 《疏》朝祭服之曲領也。 又《玉藻》袷二寸。 又袷輅,次車也。 《張衡·東京賦》結飛雲之袷輅。 《玉篇》一作裌。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義同。 又乞洽切,音恰,衣縫。一曰衿也。
切部: 古洽切
『清代:段玉裁』
此對以絮曰襺、以縕曰袍言也。
古洽切。七部。小戴記以爲交領之字。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