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折 横 撇 横 竖 竖 折 横
衣服的大襟。 衣服的前后部分。
ㄐㄩ
衣服的后襟。 《尔雅·释器》:「衱谓之裾。」 晋·郭璞·注:「衣后襟也。」 《汉书·卷五一·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宋·文同〈晚至村家〉诗:「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
《唐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𠀤音居。 《爾雅·釋器》衱謂之裾。 《郭註》衣後裾也。 《釋名》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 《孔叢子·儒服》子高衣長裾,振襃袖,方屐麄翣見平原君。 又《說文》衣袍也。 又《玉篇》被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義同。 又居御切,與倨通。 《前漢·趙禹傳》禹爲人廉裾。 《师古註》裾,亦傲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 《張揖註》裾,直項也。
切部: 九魚切
『清代:段玉裁』
袌各本作袍。今依韵會正。上文云袌、褱也。褱物謂之袌。因之衣前䘳謂之袌。方言。襌衣有袌者。趙魏之間謂之袏衣。郭云。前施袌囊也。房報切。按前施袌囊卽謂右外䘳。方言。無袌者謂之裎衣。則今之對䘳衣。無右外䘳者也。褻衣無袌。禮服必有袌。上文之袥、衸謂無袌者。唐、宋人所謂衩衣也。公羊傳曰。反袂拭面。涕沾袍。此袍當作袌。何注曰。衣前襟也。釋器。衣皆謂之襟。衱謂之裾。衱同袷。謂交領。袌連於交領。故曰衱謂之裾。郭景純曰。衣後襟。非也。釋名裾在後之說。非是。
从居者、中可居物也。非謂在後常見踞。九魚切。五部。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