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竖 折 横 横 撇 折 撇 点 折
ㄏㄜˊ
粗毛、布制成的衣服。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 汉·赵壹〈鲁生歌〉:「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比喻贫穷卑贱的人。 《左传·哀公十三年》:「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 晋·杜预·注:「褐,寒贱之人。」 黄黑色。 如:「茶褐色」。 姓。如明代有褐奎。
《唐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𠀤音曷。 《說文》編枲韈也。 又《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註》褐,毛布也。 又《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 《註》褐,麤布也。 又《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 《註》豎褐,僮豎之褐。 又《左傳·哀十三年》余與褐之父睨之。 《註》褐,寒賤之人也。 又人名。 《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軍。 又複姓。 《通志·氏族略》《古今人表》有司褐拘。 又有司褐扶,楚靈王大夫,見《韓子》。 又《韻補》胡結切,音纈。 《白居易詩》閒將酒壷出,醉回人家歇。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同𧝶,麤衣也。 《類篇》或作𧝽。
切部: 胡葛切
『清代:段玉裁』
取未績之麻編之爲足衣。如今艸鞵之類。
文選藉田賦注作麁衣。廣韵及孟子正義作短衣。誤也。趙注孟子曰。褐以毳織之。若今馬衣者也。或曰枲衣也。一曰粗布衣。按趙云以毳。與邠風鄭箋云毛布合。馬衣卽左傳定八年之馬褐也。枲衣、亦謂編枲爲衣。褐、賤者之服也。
胡葛切。十五部。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