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ǎo     
注音:ㄅㄠˇ
部首:
总笔画:15

统一码:U+8913

字形分析:左中右结构

四角:36294

五笔86:PUWS

仓颉:LORD

规范编号:53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5091

CSS代码:\891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waddling cloth; infancy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撇 竖 竖 折 横 横 竖 撇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ǎo   ㄅㄠˇ

〔襁~〕见“襁”。


swaddling cloth; infancy
lange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ǎo

<名>
〈名〉 (1) (形声。从衣,保声。本义:婴儿的被子)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swaddling clothes] 緥,小儿衣也。——《说文》 裼,褓也。——《诗·小雅·斯干》传 但视褓中儿。——刘绩《征夫》 (2) 又如:褓乳(婴儿在襁褓中喂奶);褓中儿(指婴儿);褓衣(婴儿衣);褓被(小儿被)



國語辭典

ㄅㄠˇ

bǎo 

参见「[[襁褓]]」条。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下】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9

《唐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𠀤音保。 《玉篇》小兒衣也。 《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邸獄。 《李奇註》褓,小兒大藉也。 《孟康註》小兒被也。  又通葆。 《史記·魯世家》成王少在襁葆之中。 《索隱》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  又通保。 《封禪書》業隆于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