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撇 撇 竖 横 折 撇 横 折 撇 折
ㄔˇ
脱掉、卸下。 宋·岳飞〈良马对〉:「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剥夺、革除。 如:「褫夺公权」。
《唐韻》池爾切《集韻》《韻會》丈爾切,𠀤音豸。奪衣也。 《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疏》三見褫脫。 又《集韻》丑豸切,音𠞄。義同。 又《廣韻》衣絮編也。 又演爾切,音酏。福也。 又相支切,音斯。余支切,音移。義𠀤同。 又《韻會》直吏切,値去聲。解也,脫也。 《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褫。 《註》直吏反。 又《廣韻》直离切《集韻》𨻰知切,𠀤音馳。蓐衣又曰褫氊。
切部: 直离切
『清代:段玉裁』
奪當作敓。許訓奪爲遺失。訓敓爲彊取也。此等恐非許原文。後人以今字改古字耳。周易訟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侯果曰。褫、解也。鄭玄、荀爽、翟元皆作三拕之。荀、翟訓拕爲奪。淮南書曰。秦牛缺遇盜拕其衣。高注。拕、奪也。拕者、褫之假借字。十七十六二部音冣近也。引伸爲凡敓之偁。
直离切。十六部。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