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折 点 横 折 点 横 撇 竖 折 横 横
ㄉㄧㄝˊ
即夾衣。中間無綿絮的雙層衣服。 《儀禮·士喪禮》:「襚者以褶,則必有裳。」 《禮記·玉藻》:「禪為絅,帛為褶。」 漢·鄭玄·注:「褶,有表裡而無著。」
ㄓㄜˊ
衣物上的皺折。 唐·張祜〈觀杭州柘枝〉詩:「看著遍頭香袖褶,粉屏香帕又重隈。」
ㄒㄩㄝˊ
動物名: ➊ 雀形目。似鵲,毛色黑而有文采,嘴、腳為紅色,尾巴長,性凶悍。也稱為「山鵲」。 ➋ 鳴禽類。形與文鳥相似,雄鳥頭部黑色,嘴圓錐狀,頰至喉側深紅色,背灰色,胸腹赤色,翼與尾黑色。雌鳥毛色淡,頰至喉側深紅色。
ㄒㄧˊ
(二)之又音。
《唐韻》徒協切《韻會》達協切,𠀤音牒。 《類篇》襲也。 《儀禮·士喪禮》襚者以褶。 又《禮·玉藻》帛爲褶。 《註》衣有表裏而無著也。 《喪大記》君褶衣褶衾。 《註》褶,袷也。 《急就篇註》褶,謂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廣袖。一曰左衽之袍也。 又《集韻》席入切,音習。 《類篇》袴褶,騎服。 《晉書·輿服志》弓弩隊各五十人,黑袴褶。 又寔入切,音十。義同。 又《韻經》古襲字。註見十六畫。 《唐韻》《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席入切,𠀤音習。 《玉篇》重衣也。 《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 又《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又《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 《註》上下皆具曰襲。 又《說文》左袵袍也。 又服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 又合也。 《周語》朕夢協于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又因也。 《禮·曲禮》卜筮不相襲。 又重也。 《左傳·哀十年》卜不襲吉。 又入也。 《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又受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又掩其不備也。 《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又雜襲,雜沓也。 《前漢·蒯通傳》魚鱗雜襲,飄至風起。 又姓。 《通志·氏族略》晉有隱士襲元之。 《南史》有襲蔿。 《玉篇》籀文作𧟟。 《篇海》又作𧟛。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