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ēn     
注音:ㄙㄣ
部首:
总笔画:17

统一码:U+8942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33222

五笔86:PUCE

仓颉:LIIH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5138

CSS代码:\8942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折 点 折 点 折 点 撇 点 撇 撇 撇



國語辭典

ㄕㄢ

shān 

旌旗上的正幅。 《集韵·平声·衔韵》:「縿,《说文》:『旌旗之游也。』一曰正幅,或作襂。」 同「縿 」。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下】
部首:
总笔画:17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1

《集韻》《韻會》𠀤疏簪切,音森。襂襹,衣裳毛羽垂貌。 《揚雄·甘泉賦》䙰虖襂襹。 《木華·海賦》被羽翮之襂襹。  又師銜切,音衫。 《說文》本作縿,旌旗之斿也。 《儀禮·旣夕註》中帶若今之褌襂。 《後漢·輿服志》諸古麗圭襂閨綠加上之服,禁絕之。 《註》《司馬相如·大人賦》重旬始以爲襂。註:葆下旒也,則襂之容如旌旒也。 《類篇》或作襳、𧛡。垂旬始以爲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