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é     
注音:ㄗㄜˊ
部首:
总笔画:19

统一码:U+8957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36241

五笔86:PULF

仓颉:LWLJ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5159

CSS代码:\8957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折 竖 撇 点 竖 折 竖 竖 横 横 竖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國語辭典

ㄗㄜˊ

 

内衣。 《广韵·入声·铎韵》:「𫋷,亵衣。」


ㄉㄨㄛˊ

​duó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

【申集】
【申集下】
部首:
总笔画:19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3

《唐韻》徒落切《集韻》達各切,𠀤音鐸。 《說文》絝也。  又《韻會》直袼切,音宅。義同。 《詩·秦風》與子同襗。 《箋》襗,褻衣近污垢。  又《廣韻》羊益切,音奕。 《博雅》長襦也。 《周禮·春官註》巾絮寢衣袍襗之屬。


《说文解字》

【卷八】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徒各切

絝也。从衣睪聲。

『清代:段玉裁』


絝也。
絝者、脛衣也。按周禮玉府注云。燕衣服者、巾絮寢衣袍襗之屬。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鄭注云。褻衣、袍襗。秦風。與子同澤。傳曰。澤、潤澤也。箋云。襗、褻衣。近汗垢。釋名曰。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詩謂之澤。受汗澤。廣韵此字三見。一曰褻衣。一曰袗襗。一曰衣襦。亦皆不云絝。○又按毛云。潤澤也。箋云。襗、褻衣。此葢毛作潤襗。故箋冡襗而釋之。潤襗、衣名也。
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