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撇 点 竖 折 横 横 横 撇 折
有血統或夫妻關係的:~屬。~人。~緣。雙~(父母)。~眷。 婚姻:~事。 因婚姻聯成的關係:~戚。~故。~鄰。~朋。 稱呼同一地方的人:鄉~。 本身,自己的:~睹。~聆。~筆。 感情好,關係密切:~密。相~。~睦。~疏。 用嘴脣接觸表示喜愛:~吻。
〔~家〕夫妻雙方的父母彼此的關係或稱呼(“家”讀輕聲)。
ㄑㄧㄣ
父母。亦單指父親或母親。 如:「雙親」、「慈親」。 《禮記·奔喪》:「始聞親喪。」 《史記·卷九三·盧綰傳》:「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 泛稱和自己有血緣或因婚姻而建立親戚關係的人。 如:「近親」、「姻親」。 唐·杜甫〈送遠〉詩:「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婚姻。 如:「結親」、「成親」。 新娘。 如:「娶親」、「迎親」。 《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話表送親的張姑娘合褚大娘子扶著何玉鳳姑娘上了轎。」 關係密切,可以信任的人。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惠懷無親,內外棄之。」 情誼。 《荀子·非相》:「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 姓。如周代有親弗。
ㄑㄧㄣ
接近。 《論語·學而》:「汎愛眾而親仁。」 《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愛。 如:「相親相愛」。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 接吻,或用面部接觸。 如:「低下頭去親一親孩子。」 《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戴著斗笠親嘴──差著一帽子。」
ㄑㄧㄣ
本人的、自己的。 如:「親自」、「親手」、「親眼目睹」。 有直接血統關係的。 如:「親兄弟」、「親姊妹」、「親骨肉」。 關係密切的、值得信任的。 《孟子·梁惠王下》:「王無親臣矣。」
ㄑㄧㄣ
本身直接參與處理。 如:「親理家務」。 宋·范成大〈巖桂〉詩三首之二:「越城芳徑手親栽,紅淺黃深次第開。」
ㄑㄧㄥˋ
參見「親家 」條。
《唐韻》《正韻》七人切《集韻》《韻會》雌人切,𠀤七平聲。 《廣韻》愛也。 《孝經序》親譽日著。 《註》慈愛之心曰親。 《荀子·不苟篇》交親而不比。 《註》親謂仁恩。 《周語》慈惠保民,親也。 又近也。 《易·乾卦》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又《增韻》躬也。 《詩·小雅》弗躬弗親。 《箋》言不躬而親之也。 《禮·文王世子》世子親齊𤣥而養。 《註》親,猶自也。 又《釋名》襯也。言相隱襯也。 《增韻》姻也。 《禮·大傳》親者,屬也。 《疏》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 《左傳·昭十四年》祿勳合親。 《杜註》親,九族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隂禮敎親,則民不怨。 《註》謂男女之禮,婚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 又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 《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則六親固。 又《前漢·禮樂志註》如淳曰:父、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爲六親。 又姓。 《史記·孟嘗君傳》齊王逐周最,而聽親弗。 《註》親弗,人姓名。 《戰國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 《大學》在親民。 《程註》親,當作新。 又《唐韻》七遴切《集韻》《韻會》七刃切《正韻》寸遴切,𠀤七去聲。 《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 《註》以親疏爲分別。 《釋文》有平去兩音。 又《廣韻》親家也。 《集韻》婚姻相謂爲親。 又叶蒼先切,音千。 《楊方·合歡詩》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焱煙,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 《字彙》古从𣐽。今省作亲。 《集韻》或作媇儭。○按字彙補又作𧠍𧠸𧡘,非。
切部: 七人切
『清代:段玉裁』
至部曰。到者、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懇到曰至。父母者、情之冣至者也。故謂之親。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