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í     
注音:ㄋㄧˊ
部首:
总笔画:15

统一码:U+89EC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7212

五笔86:QEVQ
五笔98:QEEQ

仓颉:NBHXU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5308

CSS代码:\89EC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折 撇 折 横 横 竖 撇 竖 横 折 横 横 撇 折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上】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8

《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𠀤音倪。 《說文》角觬曲也。 《廣韻》角不正貌。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西河郡有觬氏縣。  又《唐韻》硏啓切《集韻》吾禮切,𠀤倪上聲。義同。


《说文解字》

【卷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斫啓切

角觬曲也。从角兒聲。西河有觬氏縣。

『清代:段玉裁』


角觬曲也。
篇、韵皆云角不正。
从角。兒聲。
研啟切。十六部。廣韵又五稽切。
西河有觬氏縣。
前志有。後志無。葢省倂也。前志氏作是。按是氏古多通用。覲禮。大史是右。古文是爲氏。曲禮。是職方。是或爲氏。古文尚書曰。時五者來備。今文作五是來備。見於宋微子世家。後漢李雲上書作五氏來備。漢書云。造父後有非子。至玄孫氏爲莊公。師古曰。氏與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