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āng     
注音:ㄕㄤ
部首:
总笔画:18

繁体字:

统一码:U+89F4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8227

五笔86:QMFR
五笔98:QETR

仓颉:NBOAH

HTML代码:&#35316

CSS代码:\89F4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wine vessel; propose toast; feast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折 撇 折 横 横 竖 撇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撇 折 撇 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āng   ㄕㄤˉ

古代酒器:舉~稱賀。~酌。 歡飲,進酒:~飲。~詠(飲酒賦詩)。


wine vessel; propose toast; feast
ergötzen, feiern
festin,coupe de vin


國語辭典

ㄕㄤ

shāng 

酒杯、酒器。 如:「銜觴賦詩」。 《韓非子·十過》:「平公提觴而起為師曠壽。」 《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又命以巨觴行酒,三更始罷。」


ㄕㄤ

shāng 

飲酒,或勸人飲酒、敬酒。 《呂氏春秋·恃君覽·達鬱》:「管仲觴桓公,曰:『暮矣!』」 宋·范成大〈九月三日宿胥口始聞雁〉詩:「把酒不能觴,送目問行李。」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上】
部首:
总笔画:18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11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𠀤音商。 《說文》觶實曰觴,虛曰觶。 《韻會》酒巵總名。 《三禮圖》凡諸觴形皆同,升數則異。 《詩·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總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 《左傳·成二年》奉觴加璧以進。 《前漢·外戚傳》酌羽觴兮銷憂。 《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  又飮人以酒亦曰觴。 《左傳·襄二十三年》觴曲沃人。 《戰國策》張儀曰:願王賜之觴。王曰:諾。乃觴之。  又濫觴。 《家語》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濫觴。 《王肅註》觴,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濫觴謂始出之微。 《唐明皇·孝經序》濫觴於漢,蓋用此義。近世有指爲末流之弊者,誤。  又觴深,淵名。 《莊子·達生篇》吾嘗濟乎觴深之淵。 籀文作𣝻。 《集韻》或作𨢩。


《说文解字》

【卷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式陽切

觶實曰觴,虚曰觶。从角,

『清代:段玉裁』


實曰觴。虛曰觶。
投壷。命酌曰。請行觴。觴者、實酒於爵也。韓詩說爵觚觶角散五者緫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觥者罰爵。非所以餉。不得名觴。然投壷之請行觴固罰爵也。凡禮經曰實者皆得曰觴。獨於觶言者、觶之用多舉觶以該他也。下文云觴受三升者曰觚。
从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