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ē     
注音:ㄏㄜ
部首:
总笔画:12

繁体字:

统一码:U+8A36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1620

五笔86:YSKG

仓颉:YRMNR

HTML代码:&#35382

CSS代码:\8A36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cold loudly, curse, abus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横 横 横 竖 折 横 横 竖 折 横 竖



國語辭典

ㄏㄜ

 

大声斥责、怒骂。 《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 《晋书·卷五三·愍怀太子传》:「成都王颖见而诃谧,谧意愈不平。」 通「呵」。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上】
部首:
总笔画:12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虎何切,音呵。 《說文》大言而怒也。 《廣韻》責也。 《正韻》譴也。 《後漢·文苑傳》禰衡言不遜順,黃祖慙乃訶之。 《蜀志·廖立傳》隨大將軍則誹謗譏訶。 《北史·張矅傳》勵已溫尋,非欲詆訶古人得失也。  又官名。 《隋書·婆利國傳》官曰獨訶邪拏,次曰獨訶氏拏。  又木名。 《本草釋名》訶棃勒,一名訶子。 《嵆含·南方草木狀》樹以木梡出九眞。  又國名。 《唐書·地理志》廣州東南海中有訶陵國。  又通作呵。 《前漢·食貨志》縱而弗呵。  又通作何。 《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 《師古曰》何,問也。  又通作苛。 《前漢·王莽傳》苛問不遜。


《说文解字》

【卷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虎何切

大言而怒也。从言可聲。

『清代:段玉裁』


大言而怒也。从言。可聲。
虎何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