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è     
注音:ㄎㄜˋ
部首:
总笔画:15

繁体字:

统一码:U+8AB2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6694

五笔86:YJSY

仓颉:YRWD

HTML代码:&#35506

CSS代码:\8AB2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lesson; course; classwork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横 横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竖 撇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ㄎㄜˋ

见“课”。


lesson; course; classwork
Fach, Kurs, Kursus (S)​,Lektion (S)​,Unterricht, Vorlesung, Unterrichtsstunde, Schulstunde (S)​,Unterricht, Unterrichtsstunde, Lektion (Zähl)
leçon,cours,classe (éducation)​


國語辭典

ㄎㄜˋ

 

考核、考试。 《说文解字·言部》:「课,试也。」 《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征收、徵调。 如:「课税」。 《宋书·卷九二·良吏传·徐豁传》:「武吏年满十六,便课米六十斛。」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三·权智》:「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 督促、督率。 《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聊斋志异·卷一一·黄英》:「黄英课仆种菊,一如陶。」


ㄎㄜˋ

 

赋税。 《晋书·卷三·武帝纪》:「雨雹伤秋稼,减天下户课三分之一。」 有一定进度计划的学习过程。 如:「下课」、「上课」。 学业、学科。 如:「功课」、「我这学期总共修了五门课。」 量词。计算课数的单位词。 如:「这本书有十八课,今天要上第三课。」 机关中分别治事的行政单位。 如:「出纳课」、「总务课」。 关于求神问卜的事情。 如:「卜课」。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上】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臥切,科去聲。 《說文》試也。 《廣雅》第也。 《玉篇》議也。 《增韻》計也,程也。 《史記·匈奴傳》課校人畜計。 《前漢·京房傳》房奏考功,課吏法。 《晉書·元帝紀》勸課農桑。 《宋書·沈約自序》少寬其工課。 《汲冢周書》程課物徵。 《管子·七法篇》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  又《廣韻》稅也。 《舊唐書·職官志》凡賦人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調,三曰役,四曰課。  又縣名、水名。 《隋書·地理志》課陽縣,屬南陽郡,因課水而名。  又《玉篇》苦訛切《廣韻》《集韻》苦禾切,𠀤音科。課差也。  又《類篇》率也。


《说文解字》

【卷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苦臥切

試也。从言果聲。

『清代:段玉裁』


試也。
廣韵。第也。税也。皆課試引伸之義。
从言。果聲。
苦臥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