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àng     
注音:ㄌㄧㄤˋ
部首:
总笔画:15

繁体字:

统一码:U+8AD2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696

五笔86:YYIY

仓颉:YRYRF

HTML代码:&#35538

CSS代码:\8AD2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excuse, forgive; guess, presum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横 横 横 竖 折 横 点 横 竖 折 横 竖 撇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iàng   ㄌㄧㄤˋ

见“谅”。


excuse, forgive; guess, presume
vergeben, verzeihen ,Liang (Eig, Fam)
pardonner,excuser,supposer


國語辭典

ㄌㄧㄤˋ

liàng 

相信。 《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虽然如此,却也谅得过这个和尚是个有信行的好汉,决无诳言之事。」 宽恕、体察。 如:「原谅」、「见谅」、「体谅」。 宋·陈亮〈酌古论三·诸葛孔明下〉:「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


ㄌㄧㄤˋ

liàng 

信实、诚信。 《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宋·王安石〈怀张唐公〉诗:「直谅多为世所排,有怀长向我前开。」


ㄌㄧㄤˋ

liàng 

推想、料想之意。如:「谅必」、「谅可」。《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 :「你是书礼之家,谅无再醮之事。」


ㄌㄧㄤˋ

liàng 

姓。如战国时赵国有谅毅。


ㄌㄧㄤˊ

liáng 

参见「谅阴 」条。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上】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8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 《正韻》力仗切,𠀤良去聲。 《說文》信也。 《詩·小雅》諒不我知。 《鄭箋》信也。 《朱傳》誠也。 《禮·內則》請肄𥳑諒。 《註》言語信實也。  又小信也。 《論語》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  又《揚子·方言》愋諒,知也。 《廣雅》哲也。 《玉篇》相也,助也。 《廣韻》佐也。 《正韻》照察也。  又蠻州名。 《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諒州。  又姓。諒毅,見《戰國策》。諒輔,見《後漢·獨行傳》。  又《集韻》或作亮。 《爾雅·釋詁》亮,信也。 《疏》方言云:衆信曰諒。周南、召南、衞之語也。 《詩·鄘風》不諒人只。 《傳》諒,信也。本亦作亮。  又通作涼。 《詩·大雅》涼彼武王。 《傳》涼,佐也。本亦作諒。  又或作倞。 《禮·郊特牲》祊之爲言倞也。 《註》倞,猶索也。或爲諒。  又《集韻》《類篇》𠀤呂張切,音良。亦同亮。信也。  又通作良。 《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 《註》子諒,朱子讀爲慈良。


《说文解字》

【卷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力讓切

信也。从言京聲。

『清代:段玉裁』


信也。
方言。衆信曰、諒。周南、召南、衞之語也。經傳或假亮爲諒。
从言。京聲。
力讓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