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án     
注音:ㄒㄧㄢˊ
部首:
总笔画:16

统一码:U+8AF4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3650

五笔86:YDGT
五笔98:YDGK

仓颉:YRIHR

规范编号:55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5572

CSS代码:\8AF4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in harmony; in agreement; sincer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横 横 横 竖 折 横 横 撇 横 竖 折 横 折 撇 点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xián

<形>
(1) 和洽;和睦;和谐 [harmonious] 諴,和也。从言,咸声。——《说文》 其丕能諴于小民。——《书·召诰》。传:“和于小民。” 諴民有基,即长安久治。——清· 毛奇龄《萧山令郑候生日序》 (2) 诚,诚意 [honest;sincere] 至諴感神,矧兹有苗!——《书·大禹谟》 (3) 又如:諴孚(真诚)



國語辭典

ㄒㄧㄢˊ

xián 

和、融洽。 《书经·召诰》:「其丕能𫍯于小民,今休。」 唐·孔颖达·正义:「若其大能和同于天下小民,则成今之美。」


ㄒㄧㄢˊ

xián 

真诚的、诚心的。 《书经·大禹谟》:「至𫍯感神,矧兹有苗!」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上】
部首:
总笔画:16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9

《唐韻》《集韻》胡毚切《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𠀤音咸。 《說文》和也。 《書·召誥》其丕能諴于小民。  又《韻會》諴也。 《書·大禹謨》至諴感神。 《蔡傳》諴感物曰諴。  又《廣雅》調也,謷也。  又樂名。 《隋書·音樂志》皇帝初獻奏諴夏之樂。  又《集韻》魚咸切,音嵒。同𧬌。  又《集韻》姑南切,鴿平聲。 《類篇》嗤也。


《说文解字》

【卷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胡毚切

和也。从言咸聲。《周書》曰:“不能諴于小民。”

『清代:段玉裁』


和也。
和當作龢。某氏注尚書同。
从言。咸聲。
胡毚切。七部。
周書曰。不能諴于小民。
洛誥文。不今。各本作丕。宋本說文、宋本集韵皆作不。詩書丕多通不也。能、鉉有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