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横 横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竖 竖 横 横 竖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把一種語言文字依照原義改變成另一種語言文字:~本。~文。~注。~著。~制。~音。口~。筆~。意~。直~。翻~。 解釋;闡述。
ㄧˋ
將一種語言文字,轉換為另一種語言文字,使人易於瞭解。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釋詁》:「譯,見也。」 疏證:「見者,著見之義,謂傳宣言語使相通曉也。」 唐·白居易〈蘇州重元寺法華院石壁經碑文〉:「以華言唐文譯刻釋氏經典,自經品眾佛號以降字加金焉。」 解釋。 《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後有天竺沙門曇柯迦羅入洛,宣譯戒律,中國誡律之始也。」 唐·柳宗元〈天對〉:「盡邑以墊,孰譯彼夢?」
《唐韻》羊昔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繹。 《說文》傳譯四夷之言者。 《揚子·方言》傳也。 又見也。 《註》傳宣語卽相見。 《禮·王制》北方曰譯。 《疏》通傳北方語官謂之譯。譯,𨻰也。謂𨻰說外內之言。劉氏曰:譯,釋也。猶言謄也。謂以彼此言語相謄釋而通之也。越裳氏重九譯而朝是也。 《周禮·秋官·象胥·賈疏》北方曰譯者,譯卽易,謂換易言語,使相解也。 又《正字通》凡詁釋經義亦曰譯。 又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 又典屬國屬官有九譯令。 又叶弋灼切,音藥。 《張華·七命》語不傳於輶軒,地不被乎正朔,莫不駿奔稽顙,委質重譯。 《說文》本作𧬳。
切部: 羊昔切
『清代:段玉裁』
依李善、徐堅訂。方言。譯、傳也。王制曰。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羊昔切。古音在五部。
汉字笔画